海洋科普|螺中毒王:鸡心螺
有一种螺,它们的外形像鸡的心脏,外壳上还有漂亮的花纹。如果见到它们,千万不要靠近,因为它们可能是著名的“海洋毒王”——鸡心螺(Cone Snail)又叫“芋螺”。鸡心螺主要生长于热带海域,一般多生活在暖海,属于软体动物门、腹足纲、芋螺科,是在沿海珊瑚礁、沙滩上生活的美丽的螺类。
小个子毒王
鸡心螺是一种常见于赤道海域珊瑚礁附近的海螺(在巴西比较常见),它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到23厘米左右。鸡心螺在全世界一共有1000多个品种,毒液由称为芋螺肽的混合物组成,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毒液配方,已经发现的芋螺肽就超过了50000种,可能是所有无脊椎动物中最致命、最令人眼花缭乱的毒素。这种海洋动物是肉食性的,通常以海洋蠕虫类动物、小鱼、甚至其他软体动物为食。
致命的毒液
鸡心螺外壳前方尖瘦而后端粗大,形状像鸡的心脏或芋头。其种类很多,有不同的色彩和花纹,是一种含有剧毒的海洋生物,因为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,里面有毒牙,可以从这里射出毒液,足以使受伤者一命呜呼。它们是珊瑚礁中不折不扣的“绝命毒师”,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生物之一。一只鸡心螺的毒素足以杀死10个人。
毒王猎捕
由于鸡心螺的行动相当缓慢,使得它们不得不使用有毒的“鱼叉”(被称为一种毒性齿舌)来捕捉像小鱼这样的快速游泳的猎物。“鱼叉”是由其齿舌改进形成的。对于捕食软体动物来说,齿舌既起到舌头的用途,同时又是其牙齿。“鱼叉”是中空和尖利的,与齿舌的根部连接在一起。当鸡心螺发现有猎物靠近的时候,它就将长管状的的喙伸向猎物,通过肌肉的收缩,将装满毒液的“鱼叉”从喙里像子弹一样的射到猎物身上,毒液能够瞬间将小鱼麻痹,然后鸡心螺收起它的齿舌,将已被制服的猎物拖入口中。
“鱼叉”中空的管储存着毒液
细长的喙用来捕捉鱼的气味
把有毒的“鱼叉”向着鱼发射出去
鸡心螺的毒素通常都是针对小鱼的,由于人类和鱼有着相似的神经系统,这使人类同样易于受到鸡心螺的侵害。试验显示:鸡心螺的受害者在死亡前,并没有什么痛苦。科学家在鸡心螺的毒素内发现了100多种化合物,鸡心螺的这些不同的芋螺毒素,包括不同的缩氨酸,以某一特定的神经通道或受体为靶位。其中就有阻断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化合物,这种化合物使得生物体在死亡时因为神经系统无法传递信息,而没有任何感觉。由于它的毒素注入人体内后人体不会感到疼痛(因为它麻痹了神经),所以它的毒素可以用来提取麻醉剂。还有一种鸡心螺人们通常称其为“雪茄螺”,意思被它蛰后一般就只剩下抽支雪茄的时间来抢救了。
图文来源|水生动物健康评估公众号、网络截图
图文编辑|廖素群
注:本文文字内容来自 “水生动物健康评估”公众号,原文地址请点击 “阅读原文”。动图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署名或删除。